行业新闻

三亿体育石刻館裡銀杏繁茂(古樹的故事)

2023-12-09 13:10:43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冬日,走進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以下簡稱“石刻館”),隻見兩棵古銀杏樹葉片金黃,落葉滿地。

  石刻館內的金剛寶座建成於明成化九年(1473年),1961年被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金剛寶座南側矗立的兩棵銀杏樹,距今有近600年歷史,為北京市一級古樹。

  今天我們所見的古樹偉岸挺拔、枝繁葉茂,難以料想,幾年前它們曾是另一番光景三亿体育。2018年6月,石刻館的工作人員發現,兩棵古樹的葉子提早變黃,葉色暗淡焦枯,葉量稀少。

  經過北京市園林綠化科學研究院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叢日晨等專家會診,認為兩棵銀杏樹的樹齡已高,加之人類活動侵擾,營養缺失比較嚴重。

  要恢復樹勢必須採取復壯措施,解決古樹“氣、水、肥”等問題。工作人員鏟去了樹根附近的一些草皮,破除了部分硬化路面,用營養基質回填,同時鋪設櫟木棧道。“這樣既防止游客踩踏樹根,也擴大了營養面積,基本解決了古樹‘吃不飽’的問題。”叢日晨說。

  保護古樹,樹根是關鍵。工作人員在古樹周圍陸續打了7口復壯井,便於澆水、施肥。為加強樹根透氣性,古樹周圍還設置了20個通氣管,通過氣體膨脹來鬆土,不傷根毛。

  銀杏果消耗養分最多,疏果是專家開出的另一劑“藥方”。最多的一回,10多名工人整整用了3天時間,為每棵古樹摘去約500斤銀杏果。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石刻館專門引進了土壤監測設備,用科技手段為古樹“強身健體”。先通過地質勘查手段探明古樹生長區域的土壤情況,隨后採用數值計算方法進行仿真模擬,預測澆水后土壤滲水情況,再利用無損的高密度電法監測並驗証水分運移過程。在此基礎上,布設監測設備,實時監測樹根周圍深達4米內土壤的溫濕度、酸鹼度以及氮磷鉀等微量元素的數據變化,根據實時數據為古樹科學補水、補養。

  “以往什麼時候補水、補多少水全憑個人經驗,現在實行精准補水,既有利於古樹生長,也避免大水漫灌對文物的損害。”石刻館原保管部主任賈瑞宏體會深刻。

  2022年,北京市園林綠化科學研究院開展的應力波檢測顯示,兩棵古樹的樹干均存在不同程度腐朽,其中西側古樹空腐率已達50%,有劈裂風險。經過專家多次論証,石刻館採取以梯形架為主體的門框式支撐,對古樹進行拉纖、加固保護。

  “古樹目前長勢良好,我們將繼續做好日常監測、保養。”石刻館保管部主任李迪介紹,“這兩棵古樹是‘活文物’,我們要像保護文物一樣精心養護它們。”

  銀杏又叫白果樹、公孫樹,系銀杏科銀杏屬,是高大喬木,樹高可達40米,胸徑可達4米。葉為扇形,有長柄,淡綠色,入秋葉色金黃,是觀賞性極高的樹種,可作行道樹、庭蔭樹、景觀樹及經濟樹種種植。

  銀杏最早出現於3.45億年前的石炭紀,約50萬年前,銀杏在其他地方均已滅絕,隻在中國保存下來。目前的銀杏為中生代孑遺的稀有樹種,系中國特有,各國現存的銀杏均來自中國。

  銀杏喜陽,耐寒,根深,不耐積水,喜濕潤而排水良好的深厚沙質土壤,以中性或微酸性土最適宜。

  人民日報社概況關於人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合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人 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