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三亿体育探访晋江璧山栈道和画马石摩崖石刻

2023-12-09 19:38:09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深沪自古就是一个半岛,三面环海,当地人以靠海为生,买卖海产品是他们的主要经济来源,但是由于四周全是山石,交通闭塞,为了方便与外界联系,将海产品运输出去,村民就在这石坡上面凿出一些阶梯来,作为对外交流的唯一路径,因此就形成了如今的璧山栈道,1991年三亿体育,璧山摩崖石刻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沿着这条曲折的山路上去就是璧山栈道,山路很窄,高高低低,全长一两百米,从山头一直延伸到港阜,栈道悬在石壁上,另一边则是海港。在石门宫边,我们看到古栈道的第一处摩崖石刻,这个石刻题名为“三乡公禁”。

  晋江市博物馆工作人员粘良图:“ 深沪这附近几个乡村的船在有风的时候就停泊在庙口这地方,当时这个石刻是嘉庆年间刻的,它就是呼吁村里面的人不要将垃圾,石头扔进海湾里面,说明它当时对环境保护很重视,可以说比我们近代人更进步。

  据粘先生介绍,这是晋江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一则 关于海港环境卫生的禁约,也是第一次发现近两百年的有关环保警示的石刻,很有研究价值。石门宫继续往上半坡处,我们发现了一方诗碑,黝黑的山壁上刻着一个高1.53米、宽1米的方框,其中镌刻着一首用雄健有力行书写成的《深沪即事五言排》。这块诗碑刻于乾隆1765年,作者是曾任监察御史的詹宥构,诗人通过敏锐的观察,准确生动地描绘了当时深沪渔乡的风土人情。

  晋江市博物馆工作人员粘良图:“ (詹宥构)来到深沪后///将当时他所看到的深沪有很多商船出海,这里的路很难走,马车很难进入,这些石路非常崎岖//还有一个是说他们主要是靠商船和打渔为生,这边杂草、粮食缺乏,一遇到大风,就会引起一些沙丘,人一般都要在海滩上行走,就是海水退潮的时候,海滩就是走向外面的道路,所以他写上这些地方的风情写在这首诗上面很有意义。”

  经过了两百多年的风吹日晒,璧山上面的碑文仍然清晰可见,路过的人看到此诗文,就可以深刻地体会到当时海边渔民的生活。

  诗碑旁边,另有一方石刻,横书四个楷字“扫地登青”,书法隽秀工整,字的直径20多公分。因为山石积苔深厚,何人何时题写已无从辨认。

  在这两方石刻下面,则立着一座高2米多,宽1米的石碑,石碑上镌刻着“皇清”两字,记述清乾隆1782年乡人捐资购地,将璞石山作为义冢一事,在此碑文旁边还有另外一座记载义冢的石碑,建立于乾隆1764年。从这两座碑文建立的时间看,两次捐置义冢的时间相距不到20年,那么为什么在这么短的时间里面就出现了两座义冢碑文呢?

  晋江市博物馆工作人员粘良图:“ 因为当时深沪这个地方土地比较匮乏,都是山石跟民居,旁边就是大海,所以说当时人死后入土为安,可是都没有土地来埋葬,所以当时深沪的当地人就在外面买了一座红土山,用来作为义冢,义冢就是说这些穷人也可以不用花钱再去买地,就可以埋在这个地方,后来若干年以后,原先的义冢埋满了,埋满之后又在旁边买了一块地,说村里面有些比较济公厚意的人,做善举的人出钱来建这个义冢。”

  由于葬地缺乏,当时的村民只能通过义冢,来为已故之人建立死后的安身立命之所,所以,建国以来,深沪一带率先提倡火葬,也是有一定的理由。

  接下来,在这两座义冢碑文的右边,则是两方并列的碑刻。一座是清代刻的《功德碑》,它记载了乾隆年间,蔡廷耀捐银修理石门宫路这一善举。另一座是明正德六年,王鍭为其父母立的墓道碑。

  王鍭,字子锋,号璧山,晋江深沪人,自小天资聪颖,笃志励学。明弘治九年,也就是1496年考上进士,算是晋南最早及第的秀才,是大儒蔡清的弟子,曾经出任过惠州知府。

  晋江市博物馆工作人员粘良图:“ 王鍭这个人根据一些记载,他对深沪也做过不少好事,就是说他在退休之后,因为这个深沪这个地方渔民出海经常遇到海盗侵略,他为了让百姓可以抵抗侵略,他就组织村民训练,而且他任职的时候也为百姓做过不少的事情,在《晋江县志》有记载。”

  继续往前走,我们来到了一处叫做宫仔崎的陡坡,陡坡上面刻着“璧山”两个大字。传说这两个字乃是唐代罗隐所写。但据《闽书》记载,“石璧山在深沪村,亦名狮山,石刻深沪两字为罗隐所书。”如果按照书中所说,罗隐所写的应该是“深沪”两字,为何如今流传的却是“璧山”两字呢,这当中有什么关系呢?

  晋江市博物馆工作人员粘良图:“ 当时据闽书记载,他(罗隐)当时有写深沪这两个字,但是当时深沪是叫做璧山里,所以说他写璧山这两个字是比较有理由的。因为说他有写深沪这两个字,可是没人看见过,有写,但是他写璧山这两个字可能是后面慢慢传成说他写深沪这两个字。”

  罗隐,祖籍浙江余杭,自号江东生,是唐末传奇人物。罗隐本身秉性聪敏,诗文超群,但是在当时混乱的社会环境下,他竟“十举不中”,除了晚年短暂的官宦生涯外,一生四处流浪,至今在泉南一带还流传一句俗语,“罗隐公,何累累,乞食骨头,皇帝嘴。”

  晋江市博物馆工作人员粘良图:“ 当时是说他(罗隐)有来到深沪这个地方,它有一个连带的故事就是说,当时深沪已经开发了,而且已经建有一个比较大的寺庙,宝泉庵,那他当时暂住于宝泉庵里面,在宝泉庵当时有蚊子咬他,他就跟那些蚊子说,你们都给我过去那边,他当时睡的方向是东面,所以蚊子就跑到西面去了,所以当时在宝泉庵里面,传说东面通常是没有蚊子的。我们在说他皇帝嘴,乞丐骨,看相会灵,这个也是相关的一个传说。”

  在泉州的传说故事中,有很多真真假假的角色,但是关于罗隐此人,有关文献上说他“尝游晋江罗山玉髻及惠安螺山”,所以这两个地方至今还有与他相关的传说。 比如在晋江家喻户晓的 “罗隐画马”就是一个传奇色彩浓厚的传说故事。

  在粘良图先生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晋江玉髻峰,目睹了远近闻名的“画马石”。这匹好似被系在栏杆之中的马,画面长4米多,高2米多,整个构图简练,线条流畅,耐人寻味。

  晋江市博物馆工作人员粘良图:“ 他(罗隐)当时来到这个罗山下,他向老百姓讨吃,老百姓不仅没有施舍他吃的还呼哧他骂他,他就在这石头上面画了一只马,这只马白天在石上,夜晚却出来吃村民的五谷,百姓看到这只马要追它的时候,它就钻进石上,就看不到,只是看到石上有只马,所以大家觉得很惊奇,就说罗隐是个神仙,就去求罗隐想办法,大家就开始对他很有礼貌的对待,罗隐就在这只马旁边画上一只材柱子,画了一条绳子把马栓住,后来这只马就一直在石上,不会跑下来吃村民的五谷。”

  有考古学家说,玉髻峰下的画马石,是新石器时代的意形画,后来因为罗隐曾经寄居此山之下,随即衍生了上述的传奇故事。但是不管真相如何,这别具一格的画马石毕竟为研究晋江历史提供了生动的线索,为我们晋江增添了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色。而这些丰富的摩崖石刻,则成为历史遗留下来的宝贵资料,一代代传诵。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