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三亿体育80余件石刻文物定格历史 九成以上展品首次亮相石刻“开口”传唱永定河灿烂文化

2023-12-17 03:16:33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原标题:80余件石刻文物定格历史 九成以上展品首次亮相,石刻“开口”传唱永定河灿烂文化

  门头沟,大小西山连绵不断,永定长河蜿蜒全境;千年古道连接京师大漠,长城雄关保护四方安宁;石煤琉璃养育一方百姓,客舍寺庙护佑八方来客。在漫漫历史长河中,这里淘换出无数石刻文物,定格着一段段历史。

  5月18日,永定河文化博物馆将推出“西山铭记 永定石语——永定河文化博物馆珍藏石刻展”,80余件石刻、40余件拓片以及一批珍贵的历史图片将“开口”,其中九成以上展品为首次亮相,它们共同将西山脚下那千百年的沧桑岁月传唱。

  门头沟地区山明水秀,自古就因名刹古寺众多被称为“京西圣地”。展览展出了门头沟地区发现的大量极为珍贵、历史悠久的佛教石刻。其中,辽统和双林寺(清水院)石经幢在北京地区极为罕见。

  石经幢在佛教石刻中占有重要地位,盛行于唐宋时期。“佛教最初传入中国时,教徒常在丝帛制成的长筒和圆伞上书写经文,名为经幢。石材坚固持久的特性,使得石经幢被越来越广泛应用。”策展人高小龙说,石经幢一般从下至上由幢座、幢身和幛顶组成,每部分都是单独雕刻,上下用榫卯相连叠放。辽统和双林寺(清水院)石经幢由十三层石构件建成,高四米;幢身为两层,是上下有收分的八棱形。遗憾的是,原件已被损坏,此次展出的为石经幢的下半部分,另有一部分藏于首都博物馆,还有一部分已遗失。从展览展出的一张老照片里,观众不难感受到经幢当年的“英姿”。

  展厅内,局部的经幢仍显不凡气度:幢座上部刻有多只狮子浮雕,或奔跑或小憩,生动活泼,妙趣横生。“狮子形象,经常出现在佛教雕刻和图案中,其为文殊菩萨的坐骑,具有威严、勇武、吉祥的寓意。”高小龙指着展品的细节继续解读,体量最大的幢身刻写了陀罗尼经,部分佛教箴言为梵汉相互对照,世间稀有。

  此外,经幢上还刻写了供养人姓名、居住村名及题记。“这些资料对研究门头沟区的早期历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高小龙认为,从此经幢也能看出,清水院所在的清水村早在1000余年前,就有规模宏大的佛教寺院,也足以说明清水村一带雄厚的经济实力。

  永定河,素有北京“母亲河”之称。展厅内,一幅十米的长卷为我们揭示了这条“母亲河”在清代时的真容。长卷为设色绢本,展示了清代乾隆时期永定河流域全貌;作者通过勾勒、点、染等技法,将流域中的山川、河流、城池、庙宇、亭台、村落一一呈现。从色彩看,赭石、丹青、黄绿贯穿交错,让整幅画面显得春意盎然;墨色晕染折射出山体变换,又以黄绿、朱膘点彩呈现山水之灵动,古意充盈。

  长卷作者为刘小琴,为永定河文化博物馆的副馆长,作品在参考《永定河志》(乾隆)、《清代河流舆图》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创作而成。观图可知,永定河发源于山西省管涔山天池,全程流经了华北地区的两市三亿体育、两省、一区,共57个县市,途经山地、高原、平原、丘陵、盆地五大地形。清乾隆时期,永定河于天津入海,全程约747公里。

  高小龙说,全图继承了中国传统舆图绘制的风格特征:非严格依照比例,突出重要节点;方向标注为“上南下北左东右西”。“因此,观图时,观众可以体验到顺流而下之感。”

  优越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矿藏、和平的环境,使得数百年来门头沟百业兴旺、物阜民丰;百姓明礼修身、和睦相处。展览一组石碑是对此最好的见证。

  “盖闻自古以来,人生在世,善事不可不作,美誉不可不留……”进入展览第一单元迎面遇到的第一件展品便是“清乾隆门头沟村民众集资修桥补路碑”,记录了门头沟村民众集资修桥补路之事。石碑背面刻有“留名万世”以及村民的姓名及捐钱数额。背面碑额刻有仙水祥云,碑身四周刻有蔓草图案,寓意吉祥、茂盛、长久。

  沿着展线前行,清同治各村民众共同集资修桥补路碑、清咸丰东店村民众集资重修公用水井碑、民国时期大峪村民众集资购井碑相继“开口”,将一段段往事讲述。“解读这里的碑刻可发现,无论是修桥补路、打井疏渠、建寨护村、兴学育人,都是广大民众群策群力、团结一致、共襄义举;在出现矛盾时,也能依法办事。而那些窑铺商号,也都能做到乐善好施,慷慨解囊。正是因为有这种敦厚好义、人心质朴的良好民风,门头沟地区的古村落才得以数百年兴旺不衰。”高小龙说。

  展厅中的石刻文物虽历经岁月洗礼,但大都保持独立的形状,“仙人洞”石匾额是其中的一个例外:以“人”字下沿的一道长缝为分界,匾额的上下两部分曾分离多年。

  镜圆璧合后的石匾通体白色,左、右两侧分别记录了石匾的题字人和题字时间。稍微凑近,便可以轻松辨别出“保定总兵”的字样,时间为万历十一年九月重阳日。永定河文化博物馆馆长谭勇说,这一天,身为保定总兵的张爵到所管辖的防区最东北端沿河口视察,巡阅关城敌台之余,受当地耆老士绅之请,为沿河口守备府柏山寺之侧的菩萨洞题写了“仙人洞”匾额。“这说明那时候的军民关系还是很融洽的。”

  谭勇说,他小时候曾在原沿河城公社里见过这块石匾,之后几十年里大家就再也没见到过它。从事文博工作以后,谭勇一直在寻找石匾的下落。2016年的一天,他带领馆里同事再次来到原沿河城公社院内查找石刻下落,院里院外多次寻找未果。突然,院内的一堆垃圾引起了他的注意,便立刻叫来同事一起清理。几个人徒手“挖”了一个多小时,没想到真挖到了宝——两截石碑从垃圾堆里重见天日。

  张爵还因编纂《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在史册流芳。该书详列了明代北京城的中城、东城、西城、北城、南城“五城”共计33个坊及所辖街巷的名称,是研究、复原明代中前期北京城街巷布局的珍贵资料。“很多人只听说过他的书,但是并不知道他的书法怎么样。这块匾额也为我们全面认识张爵这个人物提供了新的维度。”谭勇说。

  “诸镇拥兵万马蹄,六龙遥望瑞烟低;云中法驾随鸾鹤,塞上军书净鼓鼙……诸臣夙报平戎略,愿竭愚忠答圣明。”展厅中有一块缺失一角的石刻,是明万历甲申年秋贾三近视察沿河城防护诗刻石。石面上不过百余字,沿河城边关的壮美景色一览无余,字里行间流露出贾三近对边关将士忠君报国的祝福和感激之情。

  谭勇说,明代时,沿河城“东望都邑,西走塞上而通大漠,浑河汤汤,襟带其左,盖腹心要害处也。”由此,其军务极受重视,军事地位极为重要,常常有官员到此视察。贾三近为明代万历朝较有作为的官员。明万历十二年,时任兵部右侍郎的他到此督办军务,赋诗刻石铭记,石碑一度伫立在沿河城的边亭内。

  这件石碑也是经历了一番波折才“走”到展厅。“这个石碑在明清时候一直被保存得特别好,近几十年来却不知所踪。”谭勇说,一次,本区的一位文史爱好者到馆座谈时提到他在沿河城村的一位农民家里曾见过石碑。得到这一消息后,谭勇第一时间和对方取得联系并驱车前往。进入院子后,石碑就堆放在柴火垛旁边,谭勇翻过来一看,石碑内容较为完整,他的心中一喜。“行外人不知道石碑的价值。这家人一直将石碑用来垒地窖,得知我们要过去,才刚把石碑搬出来。”

  展览尾声,一间55平方米的参与室让人忍不住停下脚步。走进室内,长条桌面上,笔墨纸砚一应俱全,“未来,青少年观众可以在此制作拓片,体验篆刻,学习书法。”高小龙说。

  馆方还为观众在触摸屏上准备了石刻小游戏,观众可以观图辨石,也可以为未建完的门楼选择合适的石构件,为石碑、石门墩挑选花纹。触摸屏也为观众提供了细看展览的机会,比如观众可以点击感兴趣的石刻展品,放大识别石刻中的文字等。

搜索